终于有一款中华特色的故宫榫卯积木了!故宫凝香亭,这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积木!
中华特色+榫卯积木一定是这个1:10全榫卯、全实木还原的“故宫·凝香亭”!
这可是市面上前所未有的,可以反复拼搭的榫卯·亭子·积木
就是这个!

一棵树,至少十年才能成材,那是时间与自然的馈赠;
一座故宫的亭子,从建成至今,历经600余年,那是无数先哲的智慧与努力
最近,令人敬佩的晚峰团队将故宫亭子解构,再用近400块木头雕琢,做成了这款人人都能触摸把玩的亭子积木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3371937439834112
P.S.请务必戳开感受“治愈强迫症、治愈不开心、治愈压力大、满足动手爱好者”的两个动图


是不是已经有人在兴奋的搓手了?
因为我看到这个的时候直呼过瘾,根本坐不住了,恨不得马上就动手搞出来!
起初还有点担心拼搭难度太大我会失败或者中途放弃,不过仔细看了上面那个详情之后,确认晚峰这个大神级别的团队已经考虑周全,在设计中确保美观性与可玩性的同时,还能让所有积木爱好者都可以上手
关键,里面也有超级无敌详细的产品介绍和拼搭说明书! 实在不行,我看那个详情里的小视频已经把拼搭过程展示得八九不离十了,嘿嘿


有些读者或许一下子不能get到我们拼搭界手艺人为什么在看到这款作品后都说:必须入手!
理由,在这里…
***故宫——这座世界最大的木构建筑群,自建成起,经历了超过200次的毁灭性地震,依然屹立不倒 2017年,英国BBC电视台播放了一部纪录片《紫禁城的秘密》(Secrets of China's Forbidden City)
片中,摄制组为了探寻故宫木构建筑的秘密,联合中国的专家与匠人,按照1:5的比例,复制出了故宫寿康宫的建筑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地震模拟测试
***当强度达到10.1级时,整个建筑模型除两侧墙体倒塌外,斗栱的木构骨架依然完好,没有受到损坏!!


专家们发现,原来榫卯斗栱的木构设计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关键 它们“以柔克刚”,在地震中起承转合,巧妙地化解了地震给建筑带来的强大冲击,使建筑主体在地震中幸存下来 正是这样智慧的木建筑结构,才让故宫恢弘的建筑,不倒不朽


而且这一波的积木,用得是土生的柚木木材、土长的榫卯工艺 同时,为了满足有着不同预算、不同审美的拼搭爱好者,这款以“榫卯斗拱”复现出的故宫建筑,不仅将最传统的营造技艺与优美的建筑艺术做了极佳的结合,还上线了两个版本供我们随心选择
太久没见过美好事物的朋友们,强烈建议你们戳详情看看,我愿称之为“赏心悦目”的年度必入系列

光是这详情页的简单介绍就已经令人拍案叫绝了,我不信有谁看到之后还能脸不红、心不跳的默默飘过?!
版本一:典雅华丽,尽显宫廷气象的「实木·彩色版」 黄身紫花、绿眉红嘴


故宫的色彩美学,是中国古人的配色智慧 建筑的榫卯结构使用红、绿、青3种饱和度极高的颜色,但搭配到一起却艳而不俗,反而显得雍容典雅,华丽端方


版本二:触感温润、回归本真的「实木·原色版」 “凝香亭”匾额在上方起到了点睛提气的作用


红色一直被视为喜庆的正色,寓意庄严、幸福、吉祥
霁蓝釉色也是体现尊贵之色
点睛题字则为皇家建筑所常用的明黄色


无论选择了哪个版本,都不妨碍我们去体验和欣赏如荤斯飞、四角攒尖的故宫经典建筑
斗拱——比起结构性,斗栱更偏向装饰的作用,凝香亭四角各用一朵简练的角科斗栱,伸出的昂头体现出了檐下构造清逸的姿态


飞檐——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同时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体现出了中国古建筑特有的灵动韵味
没想到吧,就这么一个可以在家里桌子上拼搭着把玩的榫卯积木,完全可以在创造它的过程里一次性让我们体会到中华特色、民族文化、华夏精髓…

首先,它不是二维的轮廓复原,不是空有噱头而无内涵的“榫卯”幌子,更不是激光雕刻没有结构的薄片
它是名副其实的全榫卯积木,真正的中国·古建筑·榫卯·积木!


实木榫卯的动人之处,在于每一根木头零件都经历了专业团队的精挑细选、细细打磨 动手的过程里我们不止连接了木头,更连接了古今,感受到的除了拼搭后的成就感,还有一种古建筑独有的温度,实木构件不仅用着安全无毒害,更能带给我们真切的营造乐趣!


近400块木头构件相锲相合,那是为了把古人的营造智慧完美复刻与呈现
1:10全榫卯还原,那是在严丝合缝里让我们体味天人合一的哲学


它细化到了每一朵可拆的斗拱,让我们在把玩过程中可以对故宫凝香亭的梁架结构、内部形制一目了然 最终的实物还可以作为完整景观在家中陈设,这绝对是会让来访客人目不转睛的一处风景


竹木掩映下,春可看花,夏可乘凉,秋可望月,冬可赏雪 这里藏着帝王的悠闲时光,藏着后宫佳丽三千的旖旎,也藏着不知哪位宫人不可告人的心事 木韵悠悠 远眺宫墙……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600岁春秋已过,那些在亭子中驻足的人早已不在,但亭子留了下来,静静诉说江山往事
这一次,我要用木头造亭子连接古今;
这一次,我要筑木为屋,为自己营造一座木房子;
这一次,我真的把故宫和历史“搬回了家”!

我真的太爱这款榫卯积木作品了,能够把它分享出来让更多人看到,实在是一件令人感到开心的事情 如果能得到大家的点赞,开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