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露陈墩是干啥的,它上面曾摆放青铜器,目前只剩下一件孤品
如果您到北京旅游,故宫一定要去看看,感到一番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如今的故宫已经成了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也更是不计其数,还有一些文物都摆在外面,比如露陈墩就是其中之一。起先,露陈墩是用来陈列青铜器的,可惜后来屡次发生变故,露陈墩上的青铜器也所剩无几,都被专家放进了博物馆……究竟露陈墩有什么奥秘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故宫也就是旧时的紫禁城,它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在当时更是皇权至上的象征。从公元1406年明成祖修建紫禁城时开始,到公元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为止,在这500多年间有二十四位帝王在此统治天下,而紫禁城也更是见证了无数的风风雨雨。1925年10月,为了更好地保护紫禁城,故宫博物院挂牌成立,如今是“故宫城墙今犹在,不见当年皇帝郎”。在一代又一代专家的悉心呵护下,紫禁城也重新焕发了生机,在当下的新时代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让每一位来故宫的人都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除了故宫本身就是一件文物外,它还收藏了历代各类文物190多万件,也让故宫成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现如今,故宫有两个长期开放的展馆,即珍宝馆和钟表馆。珍宝馆在故宫东北角皇极殿,收藏有各类珍珠翡翠,金银器皿和象牙玉雕等;钟表馆在故宫内廷东侧奉先殿内,不仅有我国传统计时仪器,还收藏了各式西洋钟表120多件,如镀金自开门人打钟,金园丁莳花钟和铜镀金写字人钟等;除此之外,故宫内还有书画展馆,家具展馆和青铜器展馆,以及满清帝王狩猎用品展馆等等。总而言之,故宫是一座无穷无尽的历史文化宝库,并且还有很多放在外面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也都是珍惜文物。


比如小编开头提到的露陈墩就是其中之一。清宫史料记载,露陈墩最初是为慈禧太后修建的,当时慈禧太后为了庆祝她的六十大寿,不仅掏空国库修建了颐和园,并且还有在颐和园内陈设各种奇珍异宝,于是就命人铸造了露陈墩当做展台。值得一提的是,露陈墩的形态都各不相同,有的是方形束腰造型,有的是圆形鼓状,还有的是仿制的须弥座。此外,不同的露陈墩上雕刻的浮雕也不同,有的是仙鹤青松象征着延年益寿,也有的是祥云瑞兽和塑像等,还有专家表示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露陈墩。


露陈墩之所以有不同造型,就是为了摆放与之相对应的宝贝,这样一来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更协调。比如在《颐和园万寿山露天陈设石座图样》中,就能看到一些当时画师描绘的情景,其中有一件古铜双耳方瓶最精致,而且整体造型也和陈列它的露陈墩相似,宛如一体。然而,如今故宫内的这些露陈墩上却空无一物。


文物专家们表示,最早的露陈墩在颐和内,上面都展放了很多商周青铜器,以及一些玉器和陶瓷器等。在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他们又实施了上次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将颐和园也被收刮一空,露陈墩上宝贝自然也都抢走,带不走的也全都被当场毁坏,甚至还有很多露陈墩被运走。在民国时期,颐和园内也时常有被盗,因此专家们便将所剩的露陈墩运到了故宫。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件露陈墩展陈的青铜器保存了下来,也就是上文小编提到的古铜双耳方瓶,它是一件西周时期酒具,学名叫做嵌松石羽纹钫,现收藏在北京的首都博物馆。在首都博物馆内,这件嵌松石羽纹钫也展陈在当年的露陈墩上,也让我们管中窥豹,可以想象出当时颐和园中的盛况。或许您也纳闷了,故宫中那么多宝贝,为何不放在露陈墩上呢?其实,早些年也有专家表示想这样尝试,但是一方面不利于文物保护,另一方面故宫内游客众多不便露天展示,因此放在玻璃柜中才最为妥善。
现如今,我们游览故宫的时候,虽然面对的是一座座孤零零的露陈墩,没有精美的展品,也没光鲜的外表,但是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它的残缺之美,发挥出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展现出一幅幅独一无二的画面,去感受这些文物独特的苍凉之美。
参考资料:
《颐和园的犄角旮旯》作者:[美]张克群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