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宫一甲号首页
  2. 故事传说

如果我去上海上大学

如果我去上海上大学
  

我是上海人,在上海出生和长大。
  
1997年9月25日,我出生在徐汇区第六人民医院,住在虹口区的一个军人公寓里。 两个地方相距很远,要坐3号线13站才能到达目的地。
  
我在上海呆了18年,从1997年到2016年,我不敢说见证了上海的腾飞和发展,但至少我能感受到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公民的自豪感,我可以以黄浦江为荣。 陆家嘴谈吐自如,能指点上下班的早晚高峰,能告诉别人新世界见证了中国的诞生,能用流利的上海话与乡亲交流。
  
2016年8月,我来北京读大学。 来北京读大学意味着什么?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我周末不能回家。 说实话,从来北京到现在,我没有周末的感觉,因为反正我是住在宿舍里。 而且很多学校活动都是在周末举行的,基本不放学。 即使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会觉得换乘地铁太麻烦了。
  
11月中旬的某个周末,因为一些私事,我回了上海一次。 坐了5个小时的地铁,终于踏上了我出生长大的土地。 是的,这样说很不合常规,但这是唯一能表达我下火车的感觉的方式。 潮湿的秋风,清新的空气,拥挤的人群,干净的地面……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第二天,我在久违的西蒙斯身上自然醒了过来。 我回家已经快三个月了。 我想了想,敲了敲门走了出去。 我还记得那天上海阳光明媚,我穿着前一天的衣服出门,已经够热了。 家里的四只猫对我都没有太大的热情,尤其是我们的老板,他看到我,就是看到我,自己趴在猫窝里,不想动。 听说这家伙自从我去北京后,每天都坐在我房间门口,想着要篡位。 是的,我们家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地方让每只猫睡觉。 等我走了,老大也要搬到我床上睡,老二可以睡老大的窝,老三为了睡老二的窝,新老四也睡不着地面。
  
我从床上起来后,就在等早餐。 突然想起来,上大学之前,每个周末我都会自然醒,开心地等早餐,边看电视边开心地等早餐。
  
是的,我特别喜欢看电视。 无论是工作日、周末,还是大四,电视照片都不容错过。 只是每次吃完饭看电视,妈妈看到我吃完就马上催我做作业。 最多拖半个小时,只能把心爱的电视放在一边,独自回到朝北的小房间做作业。
  
但这一次,我没有说话。 吃过早饭,我还是坐在那里看电视,妈妈就去忙自己的事了。 我什至一次看了三小时的电影,我简直不敢相信。 本来,我只需要再看五分钟。 妈妈用讨厌钢铁的声音开车送我回房间。 这一次,她没有说话。 整个过程她都用慈祥的眼神看着我,让我毛骨悚然。 我在看电视的时候没有听到妈妈催促我做作业。 我一点都不习惯。
  
后来想了想,终于找到了原因——四岁以后,我没有一个周末不在家做作业。 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个很恶心的作业叫公文,就算没有官方文件,也有很恶心的乐器叫钢琴。 基本上,有了这两件事,十年之内的所有记忆,都埋葬在这里。 最可恨的是官方文档。 我还是不明白它存在的意义。 很明显,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在小学就可以学会。 为什么一定要送到幼儿园去毒死那些孩子? 我可能不记得我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上幼儿园的时候,公文就分了。 不过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好像从来没有见过,但这并不影响我以后的数学学习。
  
上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去外面补习过,但是每个周末我都被功课所占据,生活很不舒服。 虽然从小父母就一直跟我说:“只要做完作业,想玩就玩。” 后来证明,做完学校作业后,有“一课一练”“三年”之类的东西。 五年模拟》这本可怕的教程书的存在。因此,大学前的12年学生生活和4年幼儿园生活,基本上可以算是没有周末了。
  
如果那个周末我不回家,我什至都不会意识到我终于可以在家里度过一个没有家庭作业的周末了。 没有功课,没有催促,没有急躁,没有无奈,只有平静。 突然,我觉得我的家突然变得很可爱。 可惜大学四年没能好好享受。
  
昨天,俱乐部活动期间,近30人走遍了整个餐厅,边吃边玩。 许久,一口气吃了十几只鸡翅,这周不想再吃鸡了。
  
回来的路上,和一位师兄师兄闲聊。 我说这家餐厅很好吃,但他说还可以。 后来,我想了想。 这家餐厅的性价比非常好。 近30人只吃不到2000,这在上海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个价位,味道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对于我的食客(注意,是食客,食客!不是食物!!),对“很好吃”的评价,除了上海广陵二路的潮汕牛肉火锅店,我在这家新疆店用的是这里。 唯一的解释——我太久没吃肉了。
  
这时,我突然想——如果我的成绩高一分或低一分,我不来北京,留在上海,我会怎样?
  
也许我会走进大学城,认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朋友;
  
也许我会住在四人间,从桌子上下来;
  
或许我会嫉妒上海那如女巫一般的阴霾;
  
也许我会每周花两三个小时坐轻轨回家;
  
也许,我在学校不洗衣服,而是每周都带回家洗;
  
也许,我还能经常吃潮牛;
  
也许我不会拿起那把久违的吉他;
  
可能每个周末我都会去摸一下初中三年换的钢琴;
  
或许,我还是不想来北京,看不到长城,不能参观故宫,不能吃烤鸭,不能吐;
  
说不定,周末会和阿姨去五角场,先看,再逛,再看,再逛;
  
也许,我会缠着爸妈每周去一次,没有作业的压力,和奶奶在一起变得格外轻松;
  
也许,在上海,我不会说上海话了。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我终于明白了。
  
一到北京,我就发现了上海很多以前从未发现的美。
  
如果你去法国,你对“可爱的中国”这五个字有深刻的理解吗?
  
但我也很感激。 上天安排我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 对此,我真的非常感激!
  
不来北京,不知道慕田峪长城这么难爬;
  
不来北京,不知天坛白玉路为神道;
  
不来北京,就体会不到叔叔阿姨们来看我的心情,也体会不到叔叔阿姨们来看我的心情;
  
如果我不来北京,我不知道我的父母松了一口气,他们半年都不来看我;
  
如果我不来北京,我不知道哪一亩四分之三的地出去了,我所有的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如果你不来北京,我的朋友可能仅限于上海那个小渔村的规模;
  
如果我没有来北京,我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一个,说上海话——虽然我说得不好,我自己也受不了,但我真的很害怕。 我张了张嘴,说了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只怕哪天,别人用我熟悉的语言愉快地聊天,而我就像个傻瓜,只能坐在一边装傻。 我明白。
  
如果我不来北京,我不知道我对我的家人有这么深的爱;
  
如果我不来北京,我不知道报道的那一天。 父母送我回宿舍一转身,我会哭;
  
不来北京,不知道周末除了咸鱼还有什么消遣;
  
如果不是来北京,我不知道我对上海的爱如此之深。
  
大一开学的时候,班主任就在统计户籍人数。 我也和父母讨论过户籍搬迁的问题。 虽然学校里负责搬家的女老师觉得没有搬家的人家里有土地,但打心底里,我不想搬家。 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住在北京。 以前不想要,现在也不想要。 以后……以后就难说了。 得分开商量,看是不是谈恋爱了。 没谈过恋爱,直接回上海; 如果你坠入爱河,你以后可能会回上海。 现在很难说。
  
如果我不在上海上大学,我可能会错过很多。 错过了所有对大学生活的最初憧憬,错过了在家不做作业享受周末的最初憧憬,错过了与昔日同学成为同学的机会,也错过了过去的华正。 有机会实习小帅哥。
  
那就错过吧。
  
或许,命中注定错过也不是什么坏事~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