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宫一甲号首页
  2. 故事传说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锦集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锦集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是一本由向斯著作,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无58.00元,页数:1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一):一本书为我们展现从来没有“见过”的故宫

  最近几年,故宫在人们的视野里越来越活跃,这有赖于它的文创产品,从故宫日历,到故宫口红,层出不穷的花样,让我们越来越能够近距离地欣赏故宫,玩味故宫的魅力。除了这些外在形象的宣讲以外,故宫的内涵也在一点点地被挖掘和呈现,大到一段历史,小到一个物件,都有着深入的钻研和清晰的记录。这本《这里是故宫:脊祥瑞兽》就是另一个层面的解读,它所为我们揭示的,是那些也许从来没关注过,但确隐藏着很深文化内涵的屋脊上的祥兽。 说到故宫,可能很多人都去过,但要说到故宫的屋顶,想必很少有人关注过,其实这屋顶上也是大有文章的。这就有赖于这些神兽。这些神兽,又称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上安放的兽形构件,它是一个家族的统称,在这个家族中,都是一些有实力有内涵的动物,比如龙、凤、狮子、天马等,这些神兽有它们各自的顺序以及象征,而排在它们前头领队的,是一个骑着凤凰的小老头,名为骑凤仙人。 能排在脊兽之首,可见这个骑凤仙人大有来头。相传燕国大将乐毅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时,齐湣王大败而逃,就在他走投无路欲举剑自尽的时候,天降一只大鸟,他迅速骑到鸟背上飞到河对岸,化险为夷。而这个大鸟也经口口相传变成了凤凰,从此骑凤仙人得名,喻意着绝处逢生,逢凶化吉。 书中类似的故事有很多,从骑凤仙人,到龙、凤、天马……每一个神兽的背后,都有它独特的喻意和传说,从而构成了这本书的精髓。 除了神兽的解读,作者在书中还对脊兽的作用、材质、数字内涵进行了详解。 脊兽的排放数字其实也大有讲究,在皇家建筑上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首先,房顶上的脊兽都是单数,一三五七九这样排列,这是因为古代的数字有阴阳之分,单数意味着阳,在这些“阳数”中,九又最大,是皇帝独享的数字,所以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事务的乾清宫就有九个脊兽,以此类推,坤宁宫有七个,嫔妃们则是五个……所以说脊兽的排列多少,往往也意味着宫殿所居之人的地位等级。 在脊兽身上,还有很多的小秘密,都展现在这本书里,它所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我们几乎从未关注过的世界,在这里你能窥探到古代匠人的建造智慧,也能了解到古人祈求祥瑞的文化心理,以及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兽传说。当阅读完这本书之后,相信再看故宫,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二):认识一下故宫屋檐上的小神兽们

在北京故宫600岁生日之际看到了《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这本书,真有点儿“恰逢其时”的意思,更不用说,是与平日里到故宫参观时,或许并不怎么会去关注的一个“神兽”群体打交道了。无论如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前不知道、不注意,从今天起知道了,以后有机会去故宫时一定要留心一下它们!

准确地说,这个“脊兽家族”真的就像一支整齐的队伍。不过,更为准确的答案是,脊兽家族可不全是神兽——它们的领头者,是一个骑着凤凰的名为骑凤仙人的小老头儿,他的位置是在建筑脊端,取逢凶化吉之意;仙人的身后,是十个走兽,由龙与凤领衔。熟悉龙与凤之外的那八个走兽的名字难免会遇到一些麻烦,其中有一些生僻字。当然,这个脊兽家族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一个队伍,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至少在唐宋时期,当时的皇家宫殿屋檐上还仅有一个脊兽,以后才有所增加;到清代就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其中的使用还是有“数字”方面的讲究的——当然,只需要知道多半是按照一三五七九的数列进行排放即可;除了太和殿屋脊上的脊兽是十只,其中的寓意是“十全十美”。

在《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这本书里,自称“呆书生”的著名宫廷历史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图书馆副馆长向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这些平日里北京故宫的游客们难得注意的脊兽家族的组成、烧制材料、寓意、用途,甚至是其中所包含的阴阳五行学说——看来,中国古代对这些还真是有讲究。不过,貌似这些“脊翔瑞兽”们除了极个别之外,其余的就长相来说,区别好像并没有那么大——如果考虑到它们的“位置”,除非观察的时候带上望远镜什么的辅助工具,否则还真是不易区分。

当然,除了屋檐上的脊兽家族,《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这本书还介绍了铺首衔环,其中和“重点”当属一种名为椒图的比较特别的“小怪兽”,这也是一种上古神兽。

故宫屋檐顶、大门上边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神兽”呢?主要考虑当然因为这里是明、清两代24位帝王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除了需要极其严密的守卫,大概也需要借助“神兽”们的奇能异术,以便让帝王们内心中增加几分安全感吧!从1420年到2020年,600年的故宫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延续到现在还真是不容易,虽然不能说命运坎坷,但见识增加了很多却是非常肯定的。不过,从北京城回到人民手中的那一天起,恐怕故宫的命运就已经和之前相比,具有截然不同、十足的安全感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神兽们终于可以回归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有心的游客们多加欣赏品味,或者找找不同,也算得上是开辟了自己新的职业生涯了!

对了,还需要多说一句。知道那位骑凤仙人是谁吗?据说,最初的原型是齐湣王——这还真是根本不可能想到的一位!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三):檐角的神韵飞扬

  作为一个专业是土建大类的在读本科生,即使已经去过好几次故宫,我仍然总是觉得探索故宫建筑中的一些小细节的过程是充满乐趣的。并且我深深地知道,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结晶之一的大型建筑群,它其中的内涵绝不止于我们作为游客而目光所及的那些。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的每一片砖瓦的摆放角度都是有些许门道的。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于脊兽就已经有了一些了解。第一次较详细、较系统性地了解到故宫脊兽祥瑞是在2020年年初看《上新了,故宫(第二季)》的时候。了解到原来紫禁城的屋顶还有这些充满神话色彩的小细节,同时这些小细节也并没有因为它们所处位置的“偏僻”(屋顶)而制作粗糙,仍旧十分精致。我不由得为之所震撼。

  于是,带着对中国古建筑的强烈兴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喜爱,还有对中国神话的探索之心,我翻开了这本书,想要进一步了解关于以脊兽为代表的故宫瑞兽的故事。

封面

  首先要提一下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图书馆副馆长,有故宫“活字典”之称的向斯。作为与贾英华、那根正并称为“晚清三剑客”的他,这本书的整体依旧秉承其一贯写作风格。但这本书作为一本青少年科普读物,其中的言语更加清晰易懂,语言风格也轻快有趣,使其科普性和趣味性都很高,可阅读性极强。同时,书中还掺杂着许多生动形象的图画,在有助于读者们理解的同时更增加了读者阅读过程中的趣味,使整个科普过程不晦涩难懂。书中对祥瑞们的介绍大多是概要性的介绍,简洁明了。但是其中引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来做解释和说明,有助于对孩子们兴趣的培养和文化认同感的提升。并且向斯先生选择从多方面、多角度介绍瑞兽,将瑞兽们更清晰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该书主要从造型演变、寓意内涵、材质分类、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分析,钩稽出了故宫建筑群中的几十种建筑神兽。

  瑞兽是数量庞大的神兽谱系当中的一种类型。作为建筑神兽他们往往出现在房檐、房山墙、门楣、窗框、影壁、柱础、板墙、屋脊、抱鼓石等处,以砖雕、木雕、铜雕、石雕或琉璃的形式存在,这些神兽源自古老的神话传说,都有特定的寓意。

  脊兽们在屋顶都是以特定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对于紫禁城来说,其屋脊用“五脊六兽”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故宫建筑中的脊兽们数量比较丰富,其建筑的等级越高,屋檐上小兽的数量也就越多。骑凤仙人身后,跟着十个走兽,依次为:龙、风、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象征着尊贵和祥瑞的龙和凤走在最前面,接着是能镇宅辟邪的百兽之王狮子,然后是寓意着皇家威德通天入海、逢凶化吉的天马、海马,紧跟着是寓意勇敢无畏、百兽率从的狻猊,随后是能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押鱼,身后的是有“神羊”之称、象征着公正无私的獬豸,第九位是有镇宅、护宅之功的斗牛,最后是能降魔避雷的行什。它们都是一些有实力、有内涵的动物,以此能担当此护宅保国之大任。它们中的每一个瑞兽都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帝王们想要永葆太平、长治久安之心意。

  总的来说,这本书能很好的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脊兽,甚至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兴趣,无论是作为一个科普读物,还是一个兴趣读物,都是很有价值的。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四):一本书带你认识故宫屋脊上的小怪兽

  

故宫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拥有太多可堪研究的事物。例如房屋的建筑结构、屋顶的壁画彩绘、内部的陈设摆件……甚至就连宫殿屋檐上的小小脊兽,都藏着大学问。再加上这些年人们对故宫文化的好奇愈加旺盛,于是乎,这些有关与脊兽的秘密就成就了书籍《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

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上所安放的兽型物件,最初的功能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而故宫作为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建筑,其上的脊兽种类最为丰富,造型大气美观,也就成了研究脊翔瑞兽的最佳选择。

在故宫的不同建筑的屋脊上,蹲守着数量不同的脊兽。但有一种脊兽,却总是排在最前面,这个脊兽就是骑凤仙人。骑凤仙人的来历远自战国时期,相传齐湣王被燕国大将乐毅打的大败而逃,一直逃到了河岸边,正在走投无路之际,天上飞下了一只大鸟,载着齐湣王飞到了河对岸,化险为夷。在后人的口口相传中,大鸟成了凤凰,齐湣王成了仙人,骑凤仙人就这样诞生了。人们将骑凤仙人的形象放在建筑的屋脊端,寓意就是绝处逢生,逢凶化吉。到了清朝,帝王认为凤凰是百鸟之王,而仙人长生不老法力高强,骑凤仙人的寓意就不仅仅只是逢凶化吉了,它还暗示着皇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于是在故宫中,骑凤仙人就总能站在脊翔瑞兽的最前端。

虽然骑凤仙人站在了脊翔瑞兽的队首,但在脊翔瑞兽中,占据最重要分量的还是龙族。狻猊最为龙的第五子,被古人认为是上古时期的四大瑞兽之一。狻猊喜静,且常与佛为伴,是文殊菩萨的护法神兽,因此狻猊常被作为脊兽使用,寓意是驱邪镇妖、平安纳吉。在故宫中,并不是每一座建筑上都有狻猊的身影,只有像太和殿、乾清宫这些象征着皇权、拥有七种以上脊兽的宫殿才能见到狻猊。

除了狻猊,同属九子的嘲风、正吻、獬豸也是脊兽中常见的一员。它们因其习性特点寓意被用在不同建筑上,共同组成了故宫脊兽中的龙族大军。

除了龙族以外,故宫中脊兽的还有“外援”,比如狮子。狮子其实并不是中国的物种,据史籍记载,公元87年,西域的月氏国和安息国进贡了狮子作为贡品,可见狮子确乎是外来品种。在佛教典籍中,狮子是神兽,随着佛教的流传,狮子在中国也就慢慢成了辟邪镇守的瑞兽之一了。在故宫中的屋脊上,有非常多的琉璃狮型小兽,其数量展现了狮子的被重视程度,可以说狮子是神兽界发展最好的外援了。

除了这些脊兽,在《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中,还讲述了天马、斗牛、押鱼等多种多样的脊兽,这些脊兽各有来历与神通,它们凭借着精美的造型和深远的传承共同组成了故宫文化。

作为一本写给孩子的书,《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让孩子在了解故宫建筑、历史、文化等知识以外,还了解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地理演变等内容。更关键的是,《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让孩子对故宫,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而兴趣是一切基础,或许这才是阅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吧。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五):呆书生”戏说故宫瑞兽

  

向斯《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

恰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一书出版,该书宗旨鲜明、语言活泼、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主编向斯,书中自称“呆书生”,为这本封面设计为“中国红”的图文并茂之书注入了一许憨萌。实则,在现实生活中,向斯先生是著名的宫廷历史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图书馆副馆长,属于大名鼎鼎的故宫学者派。最早接触向斯先生的作品,源于在其著作《故宫国宝流传宫外纪实》中考证紫禁城珍宝和秘籍流失的内容。文字之中,有向斯先生对故宫珍宝如数家珍般的熟悉,虽然只领教了片羽吉光,可是就已令人歆羡不已了。

基于多年对故宫的研究,紫禁城如同向斯先生的私邸,其中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只需搬出一点点,就足以搞个营养丰富的深入研究课题。对于《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此书,“呆书生”恰好是拿出了大家熟而不识的“脊翔瑞兽”作为下酒小菜。

脊兽家族,是中国古代大型建筑屋顶的兽型构件,素有“五脊六兽”之说。了解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人,对此词表达的深层含义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紫禁城是皇宫禁闱,曾一度拥有着神州大地规格最高、身份最为尊贵的建筑群体,其建筑脊端,由一支特殊队伍组成。以垂脊为例,领头的是骑凤仙人,身后跟着十个脊兽,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关于垂脊的“队长”和十位“队员”,向斯先生在书中逐一进行了讲解。其中,除了队长齐湣王是战国时期齐国国君被演义而成的仙人,队员们清一色都是祥瑞之禽兽。当然,铺首衔环、正吻、嘲风、殿顶跑龙、螭首等也都不是等闲之辈。

对于中国古代高大建筑之上“脊翔瑞兽”的设置,向斯先生认为其中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第一,脊兽的设置体现了中国古人思想的“阴阳五行”概念,即金木水火土的相互克制。比如说,故宫建筑材料多为木质,而北京地区的多雷暴气候往往导致高层建筑容易遭到雷击而失火,故而建筑顶端必然要多设置与水有关的脊兽,寓意驱邪避火。第二,故宫建筑设置的脊兽多用黄色琉璃瓦烧制而成,黄色在传统五色“青赤黄白黑”中位居中央的“土”位,历来被视为皇家正统颜色,黄色的脊兽有居于天地之间、色泽尊贵之意。

当然,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来看,“脊翔瑞兽”的设置有更多的现实意义。起先,古代建筑的正脊和垂脊之上覆盖的瓦片多用铁钉固定,古人出于防止铁钉遇潮湿锈蚀的考虑,采用脊兽的形式作为铁钉的保护。随着房屋建造艺术的发展,对脊兽的美学需要逐步深入,脊兽形象日臻飘逸完美,成为古代高大建筑不可或缺的美术构件。六百年前,紫禁城的建成,更使得“脊翔瑞兽”具备了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

诚如向斯先生在书中所言,“不是每一种动物,都能在故宫里谋得一席之地的。那些坐镇在故宫建筑不同方位里的神兽,背后通常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当我们目极八荒,神游万千建筑风貌,却恰好在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的此时,有缘将目光一起聚焦在了故宫巍峨宫殿的“脊翔瑞兽”上。也因此,《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的适时出现,让我们有幸系统、理性、愉快地畅游在中国古代精美的建筑工艺传承中。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六):紫禁城内的屋脊瑞兽,是神话,是历史,也是皇权的踪迹

  

相信小伙伴们见过古代建筑都知道,高高的房屋上面是呈上往下的瓦片屋顶。屋顶相对的斜坡或相对的两边之间顶端的交汇线,我们称它为"屋脊"。

在屋脊上面,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神兽的造型,它们又称作是"吻兽"。

古建筑屋脊按照位置的不同,屋脊又分作正脊、垂脊、博脊、角脊、元宝脊等等;按照做法的不同,屋脊又可以分为大脊、过垄脊、清水脊。

故宫的古建筑上也不例外,每一间屋子的屋脊上都有形态各异、大大小小的"吻兽"。根据宫殿的命名不同、居住的人物不同,瑞兽也大不相同。

如果你去过故宫,并且认真观察过这些小动物,再回来看这本书就相当于"温故而知新";如果你还没有机会去故宫,翻看这本书,就是为新的开始做预习了。

脊兽,除了好看有寓意之外,还有其实用功能。最初,脊兽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屋脊的钉子,众所周知,铁长时间裸露在外容易遭到空气锈蚀,脊兽就相当于一顶隔绝空气的帽子;

后来,因为古建筑大部分的建筑材料都是木头,为了防止火灾,人们把相传能避免火灾的脊兽放置在屋檐上,用以祈福安康的作用;

当然,最直观的作用就是,脊兽的存在又给古建筑增添了更有艺术魅力的美感。

那坐守在故宫屋脊的脊兽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故宫的脊兽多用黄色的琉璃瓦烧制而成,象征皇家建筑至尊至大,居于天地之中;

在紫禁城内,脊兽用"五脊六兽"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彰显当时王家贵族的地位,其建筑等级越高,屋脊上的小兽数量也会越多。

都说紫禁城是一座龙的宫殿。因为在这里,龙会出现在大家所能想象的任何地方。即使是在建筑的屋顶上,龙都总是排在其他脊兽前面的。

据统计,故宫内有将近六万条龙。这个数目还不包含屋内椅子上的、花瓶上的、烛台上雕刻的龙。所以说故宫是"龙"的天下,一点儿也不夸张。

说到龙,不得不提的一个瑞兽就是"螭"了。相传,它是龙最喜欢的儿子,其傍水而居,好险,勇猛,被雕成桥柱、建筑上滴水的兽型。

作为古代神话中没有角的一种龙,出现在皇家建筑中头顶却多了一对犄角,这自然与皇权是脱不开干系的。所以,故宫中的"螭"实际上也是权力的催生品,是皇家建筑上的专用构件。

在故宫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须弥座台基四周都有汉白玉栏杆围护,龙凤云纹的望柱下伸出一个石雕龙头,这就是螭首。

可见"螭"在故宫的地位是数一数二的。作为在皇家建筑上使用历史已有1500多年的螭首,经历历史的沧桑演变,从开始的简洁大方,到神情威猛,螭首的形象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形象表达。

目前我们所说的故宫螭首,就是明清时期留下来的。当然,除了故宫,北京天坛祈年殿上的第三层月台上也有螭首的踪影。它粗眉、圆睛、宽鼻、大嘴、龅牙,形象神武有力。

如果想了解更多故宫有趣的小知识,不妨打开这样一本图文并茂的《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好好看看吧!将来又机会和爸爸妈妈去,还可以当他们可靠的小向导呢!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七):我在故宫矗立六百年,静待向斯带你来看我

  

我在故宫矗立六百年,静待向斯带你来看我

如果提到文化与历史,中国的文化与历史必然有着象征——故宫。虽然在当年的战火纷战中,许多的东西都已经流散在世界各地。然而我们依然庆幸,在这里,还有着无法取代的镇守神兽和脊翔瑞兽。他们在这里已经矗立了600年了,即使是历经战乱也依然没有变化他们的容貌,在向斯笔下和精美的照片,我们把视角从地面转向来屋顶,在故宫的游览里展开了一幕全新的图景。这本《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内容不多,知识精纯,太和殿十大脊兽、雨花阁殿顶跑龙在栩栩如生的语言下得以展现,我们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作者对神兽的形象的描摹,还有对各种神兽的性格和习性的描述,在故宫神兽、珍兽的展现下,了解了中华民族更多的历史演变和深化传说,活灵活现和生动有趣的神兽,融入的是故宫的历史、建筑、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文明。

中华文明足够悠久,中华文化足够丰厚,所以在我们生活中其实流传着许多和这些神兽有关的成语,除了常见的“奇珍异兽”、“飞禽走兽”、“洪水猛兽”、衣冠禽兽等这些词语,还有像“五脊六兽”,就是指“用于宏伟的宫殿屋顶建筑。也形容心烦意乱,忐忑不安。”而这个成语流传在口语中,事实上,来源其实在古代宫殿的建筑,原来呀,那些用来稳固屋顶的琉璃瓦之间留存的那些瓦脊,是为了给下面的钉子戴上的美观的帽子,而且雕琢成为奇珍异兽的模样也是颇有来源的哦,他们都是古代各种神兽的本来模样。如果你翻开这本《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你就会发现,原来在屋脊的各处隐藏的小小角落里,那里其实藏着许多的小瑞兽,这里的学问可大着呢。以象征着皇权的太和殿为例,在屋脊上整整齐齐排列着十只脊兽,这里既是至尊无上的皇权象征,有寓意着在皇权社会里统治和天下“十全十美”,这可不是随意的编造,在《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不仅有图画,还有对应的文字和游览图景的描摹呢。

跟着向斯的笔触描摹,跟着那些精美图片的展现,我们会看到,原来这里的屋脊上面也不一定全部都是各种神兽,原来还有吻兽,垂兽,戗兽,在边缘上还有各种仙人,代表着吉祥如意。“在正脊两端的成为正吻或是望兽,垂脊放着垂兽。戗脊自然是安置戗兽,而仙人就被放在屋脊的边缘处。”哈,原来还有这种讲究,不然我们一路浏览过去,也许抬头看到了那么一些雕琢精美的图景,但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原来其中还颇有讲究,各种排列组合也相当地有学问嗯。

除了屋脊之外,其实仙人的说法和神兽的痕迹,在各朝官员的衣服上其实也时时有出现,像九品武职官员的补服上绣上的就是海马补子,不仅仅是勇猛征战的表述,还意味着要水陆精通才可以成为优秀的将领呢。脊兽家族中的海马就是代表着能够入海潜行,可以化凶为吉,屋脊上的小小神兽,其实有辟邪的意味。在文中列出的脊兽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角獬豸的神兽,这种神兽是法兽,代表的是公平和法治,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古典的戏剧里面,法官的帽子上的图案就是獬豸,獬豸双目明亮,喜水,很有灵性,头上只有一只角,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独角兽”,它出现的地方基本都是在乾清宫,用以警示君王,处理政务的时候必须要清醒,必须时刻秉承清正法治,才可以让国家长治久安。

跟着这样的一本书来阅读是很有意思的,不是单纯的科普,也不是单纯的绘本,而是知识和文化的熏染,真正的故宫也许你去过了很多次,但是你肯定不可能每次都爬上屋顶去观察吧?再说了,即使偶然看到了,你也有很多知识不是很明确吧?但是假如拥有一本《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换一个视角来看故宫,我想呀,肯定就可以看到一个更真实的故宫的样貌,获得一种更丰富的文化知识了吧。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八):《这就是故宫》:紫禁城屋顶的神兽,原来背后也有这么多玄机

  

如果说去北京玩,必须去的景点之一,一定有故宫。我也带孩子去过几次故宫,但我每次去都会租用两个讲解器,而别的精通故宫历史的人,就能带孩子侃侃而谈,我决定走出舒适区,去做一点自己认为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我开始读历史,也开始关注更多的跟讲故宫有关的书,后来我想既然我决定改变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就买了一本跟故宫有关的绘本,比如说这一套《这里是故宫》,这一套书分为两册,封面红红的,就像是故宫里的红墙,看着特别有感觉。

翻开书,书里面的纸是泛黄的,看起来像旧书,但实际上纸质是特别好的,出版社用这样的设计,大概就是让孩子感受下,故宫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建筑,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

这套书的作者是向斯,他是著名的宫廷历史专家,是故宫的研究员,故宫图书馆的副馆长。

他自称自己是“呆书生”,常年在紫禁城游走。

如果是年少无知时,一定会有这样的质疑,故宫再大,天天逛也会烦吧。但还真不是这样,故宫每个角落都有学问,如果想要探寻清楚故宫,去故宫上千次,怕也是读不透的。

就从故宫的脊翔瑞兽开始说,就足足能说上好几个小时,倘若要是带孩子现场感受,一定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在给一本介绍故宫的书作序中时说:

“‘慢慢看’,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个必要的审美过程。我是故宫的‘看门人’,我希望每个‘进门人’都不要太着急,不要带着事先太多的成见或者想象,都能慢慢走,慢慢看,多看几遍,流连忘返。”

慢慢看,才能看到细节。而关注细节的人一定都注意过,在故宫的屋脊上,都有一些神兽,而他们被统称为“脊兽”

古时候的建筑,一半都有一条正脊,4条垂脊组成,上面会有六只小兽,这就完美的解释了五脊六兽这个词。

这些兽类按照有可以这样分类:吻兽,垂兽,戗兽以及仙人。在正脊两端的成为正吻或是望兽,垂脊放着垂兽。戗脊自然是安置戗兽,而仙人就被放在屋脊的边缘处。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有机会走上故宫的屋顶的,只有那些配得上的,有实力的,有内涵的动物才有这样的殊荣。

除了仙人,有10种瑞兽被做成模型上了故宫的屋脊,他们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最典型就要数仙人了,那仙人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在故宫屋脊的神兽前面,都有一个骑凤仙人,这个仙人为啥这么特殊,哪都有他呢?

相传,在战国时期,燕国大将乐毅率领五个国家的骑兵跟齐国交战,齐湣王战败,逃到一条大河边时,走投无路,本来准备自杀,但天上突然飞来一只很大的鸟,他骑在鸟背上,飞走了,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后人口耳相传,大鸟变成了凤凰,骑凤仙人的说法也就有了。

后来人们把骑凤仙人放在屋顶,不过是想在为难的时候,能够逢凶化吉,绝处逢生罢了。

如果说龙、凤历来都是代表着尊贵和吉祥,狮子的威武面庞能够驱邪避凶,这三个神兽很好理解,那么海马和獬豸又为什么能够成为屋脊上的神兽呢?

先说海马,它是一种非常小的,在海里生存的动物,很多孩子小时候的安抚物中都有它,头部弯曲了,有点像小马,尾巴有点长,像大象的鼻子。

不过海马不是马,它是一种鱼,体型也不算大。

为什么它能成为十大神兽之一呢,原来啊,脊兽家族中的海马,并不是真正的海马,而是一种想象的动物,它能入海,逢凶化吉,放在屋脊上有辟邪的功效。

除了在屋脊上,在清朝官员的官服上,也能看到海马纹。九品武职官员的补服上(补服是一种胸前背后都有一块织物的衣服),绣上的就是海马补子,就是在告诉这些官员,不仅要擅长陆战,还要会水战。

海马和天马是非常像的,只是一个生活在水里,一个天上,所以辨别他们的方式也很简单,海马身上有像鱼一样的鳞片,而天马两侧则有小小的翅膀。

另外,十种脊兽中,有一个两个字很生僻,獬豸,读音是xie zhi。它是法兽,象征着公平正直,古时候法官的帽子和帽子上就有獬豸的图案,就像我们看港剧时,法官穿的黑袍子一样。

獬豸双目明亮,喜水,很有灵性,头上只有一只角,又被成为独角兽。

在乾清宫,也就是皇帝存放立储圣旨的地方,就放着獬豸神兽,就是在警示在位的皇帝,不能以好恶来挑选未来的君主,因为这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容不得半点马虎。

另外,因为皇帝批阅奏章,接待官员都在这里,也起到了提醒皇帝要公正待人的作用。

獬豸这种动物其实并不存在,它是人们幻想出来的,也是从传说中提取的神兽,充分说明了人们渴望被公平对待的愿望。

其实除了獬豸,不少脊兽都是人们虚构出来的,这些动物要么会飞,要么会水,要么能上天还能入水,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对自然界的变化,心生恐惧,内心渴望通过神灵来保佑自身。

我们跟孩子一起读书,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读一遍就完了,最好让孩子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最好能够带着孩子现场感受,看到真实的故宫,真实的脊兽,读过,看见,思考过之后,才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跟孩子读像《这就是故宫》这样的书,真的特别有意义,不仅能有高质量的陪伴,还能够涨知识,一举两得,投入的时间真的太值了。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九):你知道故宫的符号都有哪些吗?我们今天来看看屋顶的“脊翔瑞兽”

  

文丨易小星

故宫博物院对于我们的大小朋友们都是个充满魅力的所在,关于故宫里的宝藏我们看到的太多了吧,即使这样,耳熟能详的那些也只是九牛一毛,前几年的故宫文创让我们认识到了很多可爱的和故宫有关的小物件,比武御猫和脊兽。

如果有机会走进故宫,只要抬头看看,就会发现所有建筑的屋顶上,都装缀着一排排用琉璃瓦烧制的小兽,它们就是脊兽。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形构体。如果你注意看的话,在故宫你就会看到那些盘踞在故宫建筑上的各种神兽,比如太和殿十大脊兽、雨花阁殿顶跑龙等小神兽的建筑形态。

故宫的这些可爱的小脊兽究竟是什么来历?又是怎样的一种排列顺序呢?你是不是也想要知道个究竟呢?自从我家的娃跟着我去了一趟故宫回来就特别迫切想要知道这些所谓的神兽为什么要在屋顶上进行装饰?还有没有其他的意义所在呢?听他念叨的多了,再看见向斯老师的这一套两本的《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颇有点儿如获至宝的感觉。

其实别说孩子想弄清楚这些可爱的小玩意的来历,我自己也很好奇,以前多少看过一些零碎的知识,但是再想要系统复述出来还是有点儿困难的,这套书可以说是很好地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给了娃这套书,就是开启了一个脊翔瑞兽的前世今生的演变历史。

故宫的脊翔瑞兽很壮观

你看这些屋顶上的小小的脊翔瑞兽,还真是大有讲究呢。古时候的建筑,一般是由一条正脊与四条垂脊组成,上面安置着六只小兽,故而有“五脊六兽”之说。不过对紫禁城而言,其屋脊用“五脊六兽”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光从小兽的数量来看,它们就非常丰富,而且建筑的等级越高,小兽的数量也就越多。

向斯老师在这本书里为我们讲解了什么动物都可以成为脊兽家族的一员吗?当然不是。只有那些有实力、有内涵的动物,才能堪当大任。脊兽家族的领头者,是一个骑着凤凰的小老头儿,名为骑凤仙人。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有逢凶化吉之意。

仙人的身后,跟着十个走兽,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suān)猊(ní)、押鱼、獬(xiè)豸(zhì)、斗(dǒu)牛(niú)、行(háng)什(shí)。

最前面的龙与凤,象征着尊贵与祥瑞。狮子是百兽之王,能镇宅辟邪。其后的天马、海马,寓意皇家威德通天入海、逢凶化吉。第六位的狻猊乃佛的坐骑,能食虎豹,寓意勇敢无畏,有百兽率从之意。押鱼是传说中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兽。身后的獬豸则有“神羊”之称,象征着公正无私。第九位的斗牛,乃镇水神兽,有镇邪、护宅之功。而最后一位家庭成员,名字很特别,叫作行什,它像极了传说中的雷震子,可以降魔,以及防止屋顶被雷劈。

原来是这样的啊,听完介绍,你有没有因为这些神兽瞬间圈粉呢?反正我是看了好几遍这套书,而且我也很想在故宫的文创店里再找找这些脊翔瑞兽的身影,真的太有意思了。

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说有个小偷把广西的公安厅的几个大金字给偷了,还以为是金子做的,真是笑死人了。那皇宫里的金光灿灿的脊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不会也像这些人想象中的那样,也是一位是金子做的吧。动脑子想想就知道不可能了。故宫的那些建筑的顶上的瓦在很多书籍中都有记录和描绘,那是琉璃瓦,是皇家的专用品。

故宫的脊兽就是琉璃瓦一样的材质,其实说白了还是土烧制而成的,只是工艺上更复杂一些,是皇家专用罢了。还记得张爱玲的小说《琉璃瓦》里说郑先生家的几个漂亮女儿用“弄璋之喜”、“弄瓦之喜”来说女孩子时的说法吗?郑先生说:“我们的瓦不是一般的瓦,是美丽的瓦,是琉璃瓦。”

这就是琉璃瓦

当然这本书还写了脊兽的用处和脊兽的相关的“数字”学,为什么是这样的排列形式?古人到底有什么讲究……总而言之,对于想要了解清楚这些脊翔瑞兽的历史和现况,这是一套再也合适不过的普及读本了。

(全文完)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读后感(十):五脊六兽,大有来头,跟随向斯,探访故宫的脊翔瑞兽

  

1.五脊六兽

常常有人用五脊六兽,来形容心烦意乱、忐忑不安的情绪。但实际上,“五脊六兽”的本意,和古代宏伟建筑的屋顶有关。真正的“五脊六兽”,其实指的是古代宫殿建筑上,那些为了稳固屋顶的瓦脊,而给钉子们戴的好看的“帽子”。只不过,它们不是普通的模样,它们是中国古代的神兽。

这些屋脊上的神兽,它们大有来头,如果你仔细观察过故宫宫殿的屋顶,就会发现,它们的屋脊处,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数量不等的小瑞兽。

尤其是故宫里象征着皇权的太和殿,它的屋脊上,足足有十只脊兽,即显示着皇权的至尊,又象征着“十全十美”。

我原来不知道这些脊兽的具体所指,也因为距离的关系,从来没有机会好好近距离观察过这些脊兽,但出于对他们的好奇心,我倒是读了一些有关于它们背后故事的书籍。

尤其是我最近所读的向斯的一套书籍,《这里是故宫》系列,它一共有两本,分别是《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和《这里是故宫:镇守神兽》。讲述五脊六兽故事的书籍,正是这个系列的第一本。

2.博学向斯

向斯是一个博学的人,他是湖北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的图书馆学系,多年来,潜心研究我国的宫廷历史文化。不仅如此,他还供职于故宫博物院,作为故宫博物院的研究院,他对这座我国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着颇深的研究。

当然,我认为他最厉害的地方还在于,这么博学的人,却不卖弄。从他的书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与这个浮躁社会风气所不同的个人气质,他对于孩子们,非常有耐心,这套给孩子写的有关故宫的历史书籍,非常好地达成了科学性、趣味性、人文性的统一。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不仅仅是讲述了屋脊上的神兽,同时,向斯还为我们介绍了古代建筑上常见的俯首衔环的寓意。这些神兽,每一个都有着悠久的传说,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一定会从内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古人真的很厉害,纵使现在的人们,用着机器能够更高效地、大批量地生产工艺品,但相较于那个年代的手工打磨,总是缺少了一些个性和情感。

3.《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

能成为屋脊瑞兽的一员,是非常不一般的事情。事实上,这些屋脊瑞兽,只有一个是来自于现实的动物,那就是狮子。而其他的瑞兽,都是现实中并不存在。那些瑞兽,是人们凭借着丰富的想象,虚构出来的。

但正是这些虚构的图腾,累积数千年,成就了我们中国人今日的精神内涵。

在介绍屋脊瑞兽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它们的领头者,一个骑着凤凰的老头,我们今天称他为“骑凤仙人”。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管是屋顶有几个瑞兽,唯独从不缺席的,就是这个“骑凤仙人”。传说中,骑着凤凰的这个人,是战国时期的齐湣王,在战争中,走投无路的时候,是凤凰救了他。于是,这个老头骑凤凰的形象,就被人们记了下来,现在看来,这颇有绝处逢生,逢凶化吉的意思。

龙和凤,是屋脊瑞兽排在第一第二位置的两个瑞兽。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在屋顶上,龙也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传说中,它可以兴风作雨、法力无边,又寓意着护佑平安、风调雨顺的意思。

而故宫中的龙,更是象征着皇权。在屋脊瑞兽的队列中,龙的地位最稳固,永不被裁员。

凤凰,被认为是鸟中之王,龙的伴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排在之后的狮子,被认为是辟邪御凶的保护神。再之后的天马和海马,故人们常常把它们放在一起,寓意着能上天,能入海,实际上,是无所不能的。

狻猊是龙的第五个儿子,也排在屋顶脊兽的队列中,形似狮子,但比狮子多了一些功能。比如说,传说中就认为, 狻猊是有名的“止戈福星”,它的所到之处,没有战争。

押鱼和獬豸,排在更后面。獬豸是有名的“司法之神”。斗牛可镇水,行什可避雷。

总之,这十只神兽,各有本领。这些虚构的瑞兽,它们的外貌往往是现实中几种动物部位的有机结合,而且,它们更神通广大,是护佑宅院的好卫士。

小朋友们对这些一定很感兴趣,向斯在书中,还特别细心地给生僻字注上了拼音,想想也是怪体贴的。

4.俯首衔环及其他

俯首衔环,对应的是我们的“门文化”。在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什么级别,就对应着什么样式,门当户对也是这方面的延伸。就连门上,人们也常常暗藏玄机,选用很多祥瑞的神兽,预示着吉祥如意,这是非常常见的。

《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不仅仅介绍了屋脊瑞兽,还有俯首衔环,同时还有正吻、嘲风、螭等等神兽。

总之,这本书,是写给对故宫神兽感兴趣的小朋友的,当然,如果你看完书,能对应着作者的介绍再好好走一趟故宫,那收获,一定是更大的。

我很感谢有这样一套书籍,让我足不出户又游览了一趟故宫,尤其是我以往看不清楚的故宫屋顶,那些神兽原来又如此丰富的内涵,实在是让人惊叹。

如今的时代,人们往往因为看着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对精神的追求。探访那些古老的建筑,能让我们静下来,静下来,去好好思考,历史的意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